一些乱七八糟的为什么
为什么要建立超胞?
- 避免周期性镜像间的互相影响
- 考虑多分⼦吸附时的多种构象
如果只计算体性质,用原胞(primitivecell)就可以,建立超胞(supercell)的目的是什么?
我们一般建立晶胞,设置 k 点进行计算,那么建立超晶胞的目的何在呢?
(1)掺杂问题
1)建立超胞是为了获得合适的掺杂浓度;
2)清晰地分成置换固溶体或间隙固溶体
(2)表面吸附问题
1)可以模拟不同晶向的吸附密度;
2)要避免吸附的气体分子和镜像分子间有作用;
如果只计算体性质,用原胞(primitivecell)就可以,建立超胞(supercell)的目的是什么?
我们一般建立晶胞,设置 k 点进行计算,那么建立超晶胞的目的何在呢?
(1)掺杂问题
1)建立超胞是为了获得合适的掺杂浓度;
2)清晰地分成置换固溶体或间隙固溶体
(2)表面吸附问题
1)可以模拟不同晶向的吸附密度;
2)要避免吸附的气体分子和镜像分子间有作用;
懒得写了的
问题 17: 如何快速、准确地选取某一类原子或者原子团,以及它们的组合体?
答: MS 的计算结束后,下一步是进行结果分析,常见如:结合(作用)能量计算、浓度(浓度)分布(Concentration Profile)、均方位移(Mean Square Displacement,MSD)、径向分布函数(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,RDF)、回转半径(Radius of Gyration)等等。即便是常见的结合能计算:E_interaction = E_total - (E_surface + E_adsorbate)也是需要分别选取不同原子(团)作为分析目标。所以,结果分析的第一步,是要准确无误地选取分析目标。
任务:建立CO在Au 111 晶面的吸附模型
步骤:导入Au模型,切111面,建立超胞,加真空,加CO分子。
结果:
建立矩形的石墨烯模型
导入石墨烯结构
import - Structures\ceramics\graphite.msi
Make P1 降低对成性
Build -> Symmetry -> Make P1,
删掉一层C原子层
切面
Build -> Surfaces -> Cleave Surface
Surface Box - Cleave plane: 001
Surface Mesh - Surface vectors - U: 210
超胞
Build -> Symmetry -> Supercell
Supercell range A=3, B=5 (60 C atoms)
真空层
Build -> Crystals -> Build Vacuum Slab
Vacuum orientation: C
Vacuum thickness: 20 Å
将原子层移动到Z方向中部(只是看起来方便)
Display style -> Lattice -> display style -> style -> In cell
修改背景、标尺、晶格的颜色等
Save and Print to PDF